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建于195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管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与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目前,在岗职工6226人。截至2020年9月,医院平均开放床位数2264张。医院设有37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有34个博士点、1个临床博士后流动站。在岗博士生导师7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青年领军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科技部“973”首席科学家1人、3人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10人。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北医三院已跻身国内三甲医院。医院拥有2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药剂科(临床药学)、病理科、专科护理、检验科、消化科、妇科、产科、职业病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麻醉科、康复医学科、成形科(整形外科)、运动医学科。妇产科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科、康复医学科为国家产科专业、国家康复医学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心。
十多年来,北医三院门、急诊量始终居于北京市前列。2019年,服务门诊患者422万余人次,急诊患者30余万人次,出院患者近14万人次,完成手术7.6万例次。平均住院日为4.96天/人次。在北京市DRGs(疾病诊断相关组)综合评价中,北医三院各项主要管理指标达先进水平。在北医三院出院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全国各地。
北医三院有20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3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中心。作为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每年有近800名医学生、50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同时,承担着1500余名进修医生和近400名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每年有100个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北医三院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骨科、运动医学研究所、妇产科;1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妇产疾病;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辅助生殖;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8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脊柱疾病研究、生殖内分泌与辅助生殖技术、心血管受体研究、运动医学关节伤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胃肠疾病、眼部神经损伤重建保护与康复、神经退行性疾病生物标志物研究及转化;3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出生缺陷防控、冠心病临床与基础研究、仿生钛骨科内植入物。
医院地址
本院: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机场院区:北京市朝阳区岗山路9号
北方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10号院
生殖医学中心
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是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诞生地,集医、教、研为一体,是世界上诊疗规模大、技术全面的生殖健康研究中心,围绕生殖内分泌和不孕症疾病的临床诊疗及其临床应用型基础研究进行了大量系统的工作,近三年门诊量1,796,368人次,完成新鲜IVF周期52,472个,是国内首批生殖医学临床培训基地,先后诞生了我国大陆首例和第二例试管婴儿、首例赠卵试管婴儿、首例冻融胚胎试管婴儿及世界第二例、国内首例“三冻”试管婴儿等。
开展临床治疗方法改进的应用研究,体外常规受精、单精子卵细胞内注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辅助孵化、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囊胚培养、卵子冷冻等所有国际先进的辅助生殖技术均已在中心广泛应用。同时,在生殖障碍性疾病、妊娠相关疾病、胎源性疾病、生育力保护保存、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性及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临床诊疗策略的修订完善提供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提高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诊疗水平。治疗全国各地转诊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合并血栓栓塞、多胎妊娠减胎术等患者,专科疑难病症患者、疑难病症外省就诊患者占比超过半数,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生育健康疑难危重症诊疗水平。
在发展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同时,积极探索微创手术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采用宫、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病变、宫腔病变、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并针对因恶性肿瘤放化疗及其它一些影响生育的问题,近三年,完成生育相关微创手术28,744例,其中多部位妊娠和罕见部位妊娠疑难手术经验具有独创性并传授推广。
生殖医学、产科学及遗传学的多学科合作,针对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疾病,在全国10省市开展从社区到医院的全方位生殖疾病防控网络建设,建立了全国性社区常见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病例库、全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现况监控示范基地、人类生殖细胞与胚胎发育数据库、生物样本库和信息资源平台、诊治新技术转化研究、临床评价平台及循证医学研究平台等国家级临床医学平台。
作为国家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专家组组长单位及北京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建立并完善辅助生殖技术质控体系,评估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性,实现遗传性疾病着床前及产前诊断技术、胎儿医学治疗技术突破及恶性肿瘤早诊和保留生育功能的综合治疗。协助组织和实施北京市辅助生殖技术的评审和校验工作。在疫情期间,组织全国专家研讨制定辅助生殖技术实施中的防控策略。
研发无创、精准、高效的孕前/胚胎植入前/产前筛查、诊断技术以及出生后早期诊断干预新技术,跨学科合作揭示人类胚胎发育过程细胞分化与器官形成调控机制,国际首创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新方法MARSALA,完成“单基因检测、染色体鉴定及连锁分析”三重诊断,诞生了世界上首例MALBAC婴儿,提高诊断精准性,降低成本,推广至50余家中心,已为200余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胚胎遗传学诊断,出生缺陷防控水平位居国际领先。